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改善 >林区百姓收入
站内搜索
检 索
过去五年大兴安岭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 国家统计局大兴安岭调查队 2018-05-02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不断强化惠农支持力度,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农民收入形势不可盲目乐观,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

一、过去五年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13年至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逐年攀升,由2013年的9032元提高到2017年的12098元,增加3066元,年均增长7.58%,尤其是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农民收入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工资性收入强劲增长,支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务工收入均呈逐年增加态势。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了1541.88元,年均增长22.71%,拉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07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3年的13.47%提高到2017年的22.79%。

(二)经营净收入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大兴安岭农村家庭经营净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超过50%,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比重超过了90%,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三)财产净收入增长较快,成为农民收入的有益补充

2013年到2017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增加了383.59元,年均增长27.83%,所占比重由2.54%增长到5.07%,提高2.53个百分点。

(四)转移净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明显提升

随着政府对农业财政支持力度的逐年加大,以“三补一减”(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转移性收入呈加速增长态势。2017年全区农民转移性收入2483.60元,与2013年相比,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提高了13.45个百分点。

二、过去五年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存在不稳定性

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全区第二和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并不旺盛,农民务工主要以第一产业用工为主,第一产业用工又存在着临时阶段性的特点,导致第一产业用工需求并不稳定。同时多数农村务工者是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务工就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二)种植业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一是种植业家庭抵御灾害能力差。我区农村居民绝大多数是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抗冲击能力较差,对种植业依存度较高的农村居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尴尬境地。二是农业成本增加挤压农业经营效益空间。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用工支出、承包耕地使用权费用居高不下,过高的农业生产成本挤压了农业经营的效益空间。

(三)财产性收入提升动力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大兴安岭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大兴安岭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低基数的基础上。大部分农村居民财产收入来源于农村土地经营权转包收入,农民鲜有其他财产性收入,保险、股息红利、存款理财等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在农村居民中接受程度不高。

(四)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市场信息与养殖户、种植户对接不畅,农户把握农产品价格走向的能力不强。生产随价格周期性波动频繁,价格“过山车”的现象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有较大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发展地域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一是强化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培训机制,强化对农村居民职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劳务创收技能。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紧贴劳务市场需求实际,突出政府在就业指导和企业对接中的主导地位,稳定就业渠道。三是加快大兴安岭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园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本地就业机会。

(二)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在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基础上,加强全省种植信息交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二是做好节本增效,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补贴,降低农民的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负担,着力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三是充分发挥农业合作潜力,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及农业技术指导,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

(三)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对农村居民金融理财知识的宣传,引导部分仍有富余闲置资金的村民购买风险较低、适合农民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二是规范发展农村实物财产租赁服务,建立实物财产租赁交易体系,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登记备案,保障农村居民财产收益。三是有序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应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逐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序,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

(四)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大兴安岭区域位置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维方式,瞄准绿色产品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打造一批本地绿色无公害品牌。通过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保护,实现依靠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监督举报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主办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承办
备案序号:黑ICP备0500532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2327000040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